萬畝大閘百樂斗地主下載蟹絕收,果然不是被“淹死的”
果然不是被“淹死的”
新京報我們視頻截圖
議論風生
跨省污染案件,如果不建立起剛性的約束機制和追責賠償條款,并確保各方遵守協議,那么“上游排污、下游遭殃”的事還會重演。
江蘇洪澤湖萬畝大閘蟹因上游污水絕收事件,引發廣泛關注。記者最近深入上游調查發現,在安徽淮北市烈山區陳路口閘,流經的雷河污染嚴重。沿著這條河溝百樂斗地主可以看到,附近工業園一些工廠埋在地下的管道通向河溝。當地村民指著附近的一條河溝說,這里的污水排放到雷河里,里面連泥鰍都養不活。
在河南境內,則可看到馬家河污染嚴重,乳白色、黃色、綠色及黑色的物質交替出現。河邊上就是開封市精細化工產業集聚區,沿線不僅有各種生活污水管,還有畜禽養殖場及集聚區的排管,不斷有黑色的污水排入馬家河。這份調查,某種程度上也證偽了之前大閘蟹被“淹死”的說法。
對于萬畝魚蟹的死因,起初江蘇省環保廳發布通報稱,江蘇省、安徽省意見一致,初步判斷本次事件原因是由于上游泄洪夾帶污水造成,下泄的污水和已進入湖區的污水,將持續影響洪澤湖生態環境。
可后來安徽省環保廳又提出,萬畝大閘蟹絕收,初步分析是在臺風影響下,暴雨區域發生大面積嚴重內澇積水現象,地表、農田、溝渠內生活垃圾及部分秸稈浸泡產生的面源污染等集聚,經洪水沖刷,隨支流匯入湖體,導致洪澤湖水體溶解氧過低。
按照安徽省環保廳的說法,萬畝大閘蟹似乎就是被“淹死”的。一時間,該結論引發如潮的質疑。而對洪澤湖的大閘蟹養殖戶們而言,這也有些“難以接受”:他們中的很多人因此次事件魚蟹死絕、血本無歸,不少人還背著貸款,所以寄望于盡快鎖定排污方,追回損失。而若污水罪魁禍首是臺風和暴雨,那或許意味著,損失只能找老天爺來賠了。
而據最新調查,導致萬畝大閘蟹死亡的污水,顯然不單純是暴雨所造成的,上游嚴重的工農業排污,恐怕才是罪魁禍首。這些污水沒有得到應有處理,臺風暴雨一來,才會借著洪水滾滾而下,給下游帶來了滅頂之災。
上游污水導致洪澤湖生態環境惡化和養殖戶損失嚴重的問題,其實已非首次曝出了。也正因如此,江蘇宿遷、安徽宿州等8市于2020年簽訂了《關于環境保護合作協議》。
根據協議約定,上游城市提閘放水應提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,上游城市提閘放水應提前24小時向下游城市通報。如果真按這樣的協議,上游泄洪應當建立在確保污染治理妥當的前提之上,并及時通知下游,那如今萬畝大閘蟹死亡的悲劇可能也能避免。
(責任編輯:百樂斗地主)